苟池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记录的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及其与陕北文化演变的关系
编号:109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19:58:42
浏览:410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全新世气候和环境特征存在很多争议,特别是全新世中期最适宜期的出现以及人类文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重建中国北方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演化历史对理解陕北地区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该地区连续、高分辨率的湖泊沉积记录较少。因此我们选取了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的毛乌素沙地苟池盐湖,利用正构烷烃等有机指标重建了苟池区域中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我们的研究表明:在8130-4500 cal BP期间,区域气候相对温暖湿润,陆地植被以木本为主。湖泊的营养水平也相对稳定。随后气候逐渐干旱化。然而在2500 cal BP初期存在一段持续800年的暖湿气候事件。进入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愈加强烈。
总的来说,苟池地区的气候受到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的影响,此时东亚夏季风处于强盛时期,这也是全新世最适宜期出现的原因。将苟池记录的气候变化与陕北地区文化演替序列进行对比,不难发现气候条件与文明发展有一定的联系。当气候条件优越时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人口规模增加,进而造就文明的繁荣。气候条件较差时,文明的延续受到阻碍和停滞。
关键词
全新世,毛乌素沙地,正构烷烃,气候变化,文明演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