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浮游动物枝角类的视角看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湖泊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来自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
编号:108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0:36:15 浏览:552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湖泊生态环境脆弱且敏感,其状况好坏关系着草原淡水资源安全与人类健康。对草原淡水资源与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则能有效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发展。本项研究着重探究了位于中国北部呼伦湖流域核心地带的一个典型草原湖泊——乌兰泡的生态环境长期演变过程。该湖泊所在区域位于干旱与半干旱、季风与非季风的交界地带,生态环境变化响应敏感。本研究在湖泊中心位置采集一根沉积短钻,并以210Pb和137Cs为基础建立年代框架,以微体生物化石枝角类、地球化学以及粒度参数等为代用指标,重建了过去一百多年来乌兰泡的生态环境演变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在1860s~1970s期间,乌兰泡生态环境演变更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营养水平处于贫营养状态,水生植物较为发育。然而,自1970s开始,乌兰泡生态环境发生反转,枝角类的群落结构从沿岸种为主导逐渐转变为以浮游种为优势种,这与乌兰泡沉积环境改变以及有机质浓度和营养水平显著增加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对乌兰泡及周边环境的干扰力度逐渐增加。本研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同类型草原湖泊生态环境研究以及生态环境管理与保护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呼伦湖流域,乌兰泡,干旱半干旱地区,枝角类化石,沉积物,生态环境演变
稿件作者
程龙娟
南通大学
薛滨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