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编号:108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0:35:25 浏览:61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国家经济建设核心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东亚夏季风环流控制的降水多寡所造成的涝旱灾害密切相关。过去二十年间,基于不同地质载体已发表了大量全新世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记录。然而,不同降水记录在千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呈现显著差异。为调和不同研究重建的全新世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演化模式之间的矛盾,本研究搜集了具有年代可靠、指示意义明确的14条全新世长江中游降水记录和18条全新世长江下游降水记录。通过对原始序列定量化分析和集成,分别获得了全新世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降水综合演化序列。结果显示,自进入全新世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逐步增多,~8.0-7.0 ka期间为区域最湿润时期,随后降水逐渐减少;晚全新世长江中游与下游降水演化模式出现分异:长江中游整体重新转为湿润,长江下游在波动中整体趋于干旱。不同研究与综合重建降水不一致主要是受代理指标有效性、人类活动和地貌背景等因素影响。机制方面:早中全新世,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演化总体受控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控制的东亚夏季风强度影响;晚全新世,厄尔尼诺事件(El Niño)发生频次显著增多,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南移,东亚夏季风雨带滞留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导致区域降水演化模式偏离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趋势。此外,在晚全新世东亚夏季风较弱背景下,印度夏季风环流异常造成的极端降水对长江中游影响增强,导致长江中游相对于长江下游降水进一步增多。本研究为理解全新世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演化过程及机制提供了新证据,为预测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的降水变化奠定了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