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和星云湖沉积物重金属富集时空分布特征及粒度效应评价
编号:108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0:35:25 浏览:51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直接影响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同一区域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及富集因子与粒度相关关系差异性比较研究。本研究以抚仙湖和星云湖为例,基于环境放射性核素(210Pbex和137Cs)定年技术,定量估算了两个湖泊过去百余年间的沉积年代及沉积速率变化。通过测定两个湖泊沉积物中粒度和重金属含量,结合沉积年代对比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过去150年来两个湖泊沉积速率呈现波动变化趋势,抚仙湖的变化趋势更为明显。空间上,抚仙湖粒度、重金属含量随湖泊深度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而星云湖则相对不明显。时间上,两个湖泊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中值粒径d50,粉砂(4-63 µm)和砂(>63 µm)组分及重金属(Zs,As,Pb)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黏土组分(<4 µm)和重金属(Cr,Mn,Ni,Cu)出现下降的趋势。根据沉积物质量基准和富集因子评价方法得出,抚仙湖和星云湖沉积物中绝大多数重金属都受到了人为污染的影响。比较分析重金属富集因子与粒度关系,发现浅水型湖泊星云湖中二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深水型湖泊抚仙湖随着湖水深度变浅分别呈现正相关、弱相关和负相关关系。本研究对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富集因子与粒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比较,可以为准确评估湖泊沉积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放射性核素(210Pbex和137Cs);粒度效应;重金属;湖泊沉积物
稿件作者
王小雷
南京晓庄学院
赵子涵
南京师范大学
韩熙谋
南京晓庄学院
刘金亮
南京晓庄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