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化比建闸对长江中游洪泛平原湖泊碳循环影响更大
编号:107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0:35:25 浏览:46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洪泛平原湖泊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状态下,江湖连通性调节的湖泊水文和营养状态是决定洪泛平原湖泊碳循环的重要因素。人类世以来,筑坝等水文调控导致江湖连通性减弱,显著减少了外源有机物输入;同时,随着工农业发展,人为营养输入导致藻类等内源有机物增加。在此背景下,厘清水文调控和人为营养输入双重作用下外源和内源有机物相对变化对洪泛平原地区碳循环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以6个典型洪泛平原湖泊为对象,通过面上调查长江中游典型陆生和水生植被C/N和δ13C特征,并结合沉积岩芯210Pb和137Cs定年和C/N、δ13C和Chl a多指标分析系统研究了过去200年长江中游洪泛平原湖泊碳循环过程。现代调查结果发现,沉水植被(-21.4 ± 4.6‰)δ13C高于挺水和浮叶植被(-26.6 ± 4.0‰)以及水稻等陆生C3植被(-26.6 ± 0.6‰)。这可能与沉水植被主要利用HCO3-(δ13C = ~ 1 ‰)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而陆生C3、挺水和浮叶植被可以直接利用大气中的CO2(δ13C = ~ -7 ‰)合成有机物有关。沉积岩芯分析发现,相较于筑坝,过去200年长江洪泛平原湖泊碳循环对富营养化的响应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1980年以来随湖泊富营养化藻型湖中沉积物δ13C下降,与藻类δ13C类似;而洪湖和斧头湖等沉水植被发育的湖泊中沉积物δ13C上升,与沉水植被更加接近。本研究表明在浅水湖泊中随着藻类生产力上升沉积物δ13C逐渐负偏。这是因为浅水湖泊中除了浮游藻类外,沉水植被也是重要的内源有机物。随着藻类生产力上升,湖泊由以沉水植被(δ13C高)为主的清水状态向以藻类(δ13C低)为主的浊水状态转换,因此δ13C逐渐负偏。
关键词
碳循环,藻类生产力,沉水植被,古湖沼,沉积物碳同位素,洪范平原湖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