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地区温度变化对古格王国衰亡的影响
编号:103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19:58:55 浏览:413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08: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0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1] 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暂无文件

摘要
中国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的支链甘油异构体(brGDGTs)已被广泛用于重建年平均气温(MAAT)。尽管已提出许多关于brGDGT特征的转换方程,但当应用于寒冷地区的湖泊时,这些校准可能会产生偏差。基于此,本研究调查了29个我国西藏地区湖泊的表层样品以及39个以前发表的湖泊表层沉积物brGDGT数据。对比达则错沉积物捕获器数据和已发表的格陵兰岛湖泊578的数据,确定brGDGTs的季节和深度相关性。我们发现,在深湖中,brGDGTs主要产生于湖底水中,主要反映湖底水温,而在对流型湖泊中,brGDGTs则产生于不同深度的水体,主要反映混合季节水体温度。我们将新的温度转换方程应用于西藏阿里的夏达错湖泊沉积岩芯中,重建了阿里地区过去2000年温度变化。记录显示,中世纪温度异常期(MCA)相对暖和,小冰期(LIA)温度下降2°C左右,18世纪温度回升并稳定。结合生态位模型模拟,发现温度降低会导致古格王国区域青稞种植面积显著降低。据此推断,公元1630年前后温度急剧降低,导致古格王国境内青稞大量减产,使得其在与拉达克王国战争中战败,最终导致古格王国覆灭。
 
关键词
生物分子标志物,温度变化,BrGDGTs,古格王国,西藏湖泊
报告人
谢海超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稿件作者
谢海超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梁洁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