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 2023-07-12 12:02:57
陆相页岩可抽提有机组分对润湿性的影响-以川东北复兴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为例
陆相页岩;润湿性;抽提;孔隙结构;控制因素
摘要待审
张伟航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杨锐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我国陆相页岩油资源量丰富,是当前非常规页岩油气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页岩储层岩石的润湿性特征是影响页岩油气储层的相对渗透率和毛管压力的重要影响,也是调整页岩油气增产方式和提高最终采收率的关键因素。为了查明页岩油中可抽提有机组分对陆相页岩润湿性的影响,本次研究以川东北复兴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页岩为例,综合利用自发渗吸和核磁共振实验研究岩石的润湿性,并结合页岩的有机碳含量、矿物成分、孔隙结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陆相页岩的孔隙大小分布、润湿性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而揭示不同岩相页岩矿物组成和孔隙结构对页岩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岳庙段页岩以粘土、石英和方解石为主,主要发育混合页岩、泥质页岩和灰质页岩3种典型岩相,其中有机质孔和粘土矿物间孔是其主要的孔隙类型。陆相页岩具有较强的亲油性,提取前后不同岩相的润湿性略有变化:混合页岩和灰质页岩抽提前后均具有明显亲油性,而泥质页岩由油湿型向混合湿转变。此外,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对润湿性也有显著的影响。石英含量高的页岩亲水亲油孔隙网络连通性均较好,碳酸盐矿物表现出相反的结果。黏土矿物在抽提过程中可能会与极性溶剂发生反应,使得页岩的孔隙空间增加,导致抽提后的亲水性增强。但由于研究区有机质含量较低,有机黏土矿物与孔隙的相关性不明显,使得黏土矿物与油的润湿性相关性不显著。提取前后页岩总有机碳含量与油水润湿性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此外,页岩的润湿性还与孔隙体积、BET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密切相关,其中50 ~ 70nm孔径对水润湿性影响最大,而微孔对油润湿性影响更加显著。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31日

    2023

    08月02日

    2023

  • 07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2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