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 2023-07-07 21:40:54
深层煤层气储层孔裂隙结构多尺度表征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为例
深层煤层气;孔隙-裂缝;多尺度表征;大宁-吉县区块
摘要录用
邓泽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深部煤储层孔隙-裂缝结构对深部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本溪组煤岩为研究对象,在煤岩煤质参数测试的基础上,采用气体吸附法、高压压汞法和微米CT扫描等测试手段,对深部煤储层中的纳米级孔隙-微米级裂缝进行全尺度定量表征,综合评价不同尺度的孔裂隙结构特征。结合渗透率和甲烷等温吸附实验,探讨了微观孔裂隙对深部煤储层中煤层气的赋存和渗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种孔隙表征方法对深部煤储层孔裂隙进行多尺度定量表征,其孔裂隙分布以双峰-微孔优势型为主,呈微孔与微裂缝并存双峰态,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0.3~1.5 nm和>1000 μm的范围内。微孔、介孔、宏孔和微裂缝体积分别占总孔体积的80.2%、6.7%、1.6%和11.5%。深部煤储层中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都是以微孔的贡献为主,微孔主要决定了煤储层的甲烷吸附能力,而介孔、宏孔和微裂缝对煤储层的甲烷吸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微裂缝的发育主要决定了煤储层中游离气的储集能力,而微孔、介孔和宏孔对煤储层中游离气的储集能力影响较小。此外,微裂缝体积与渗透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微裂缝增强了煤层气的渗流能力。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31日

    2023

    08月02日

    2023

  • 07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2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