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 2023-06-13 22:09:20
涪陵页岩气田江东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成岩过程及其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成岩途径;孔隙发育与保存;五峰组—龙马溪组
摘要待审
陈科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杨锐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是影响页岩孔隙特征的重要因素,但不同的沉积和成岩过程如何影响页岩孔隙的发育和保存仍存在争议。通过地球化学分析、低温气体(包括N2和CO2)吸附、岩心观察、薄片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手段,探讨了五峰组—龙马溪组不同古环境条件和成岩过程对孔隙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古环境条件决定了原始矿物组成和有机质含量,形成了不同的页岩岩相。随后,不同页岩岩相的矿物经历了不同的成岩事件和演化途径,最终影响孔隙的发育和保存。在五峰组—龙马溪组划分出海侵体系域(TST)、早期高位体系域(EHST)和晚期高位体系域(LHST)3个体系域。硅质页岩主要沉积于TST,含大量生物成因自生石英和丰富的有机质。自生石英虽然占据原生孔隙空间,但在压实和胶结作用下会相互接触形成刚性框架,可有效提高抗压性和保护原生孔隙,这些剩余孔隙空间为油气充注和沥青运移提供有利条件。在EHST期间,盆外组分含量增加,生物成因石英和有机质含量减少,主要发育混合质页岩。微晶自生石英含量不足,粘土矿物含量高,导致混合质页岩压实程度强于硅质页岩,残余孔隙较少。而主要沉积在LHST的富泥质页岩中含有较多粘土矿物,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受到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蒙脱石伊利石化作用,造成原生孔隙的强烈变形和损失。结果表明,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富有机质硅质页岩中有机孔隙生成和保存较多,混合质页岩中有机孔隙逐渐减少,而龙马溪组上段富泥质页岩孔隙体积最小。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31日

    2023

    08月02日

    2023

  • 07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2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