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 2023-07-15 23:11:35
鄂东地区海陆过渡相不同岩相页岩储层发育特征差异 ——以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区块二叠系山西组为例
海陆过渡相;二叠系山西组;页岩岩相;储层特征
摘要待审
薛燕凯 / 西安石油大学
我国海陆过渡相页岩分布广泛,连续厚度大,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受海陆过渡沉积环境频繁变化影响,海陆过渡相页岩岩相类型复杂且变化快,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带来了诸多挑战。作为烃源性、储集性、含气性、可采性的集中物质体现,查明不同岩相页岩储层发育特征、明确优质岩相类型,对于指导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23亚段为例,在查明页岩岩相类型的基础上,借助有机地化、岩矿组成、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气体吸附等实验手段,系统分析了不同岩相类型页岩的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差异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岩相页岩储集性能发育差异及其主控因素,明确了海陆过渡相页岩优质岩相类型。结果表明:山23亚段页岩TOC主体介于0.03%-12.5%,平均值为4.42%,TOC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整体处于过成熟阶段,。通过原始生烃潜力评价发现,水平纹层状页岩具有高TOC、高原始生烃潜力的特点,为最优质源岩。通过统计镜下157339个孔隙后发现,山23亚段页岩孔隙以黏土矿物粒内孔为主,占总孔隙数量的50.8%,粒间孔次之,占37.7%,有机质孔和溶蚀孔发育较少,分别为6.4%和5.1%。在孔径方面,粒间孔孔径最大,平均孔径为88nm,黏土矿物粒内孔次之,为70nm,有机孔和溶蚀孔孔径最小,为52nm和39nm。黏土矿物粒内孔和粒间孔是页岩孔隙度的主要贡献者。水平纹层状页岩的孔隙结构参数和孔隙度优于块状页岩,其中水平纹层富有机质黏土质页岩孔隙结构参数和孔隙度最优。TOC和黏土矿物含量与孔隙的比表面积、孔体积为正相关,与孔径负相关,而脆性矿物含量与前者相反。水平纹层状页岩孔隙度整体较高,其中水平纹层富有机质黏土质页岩为最高。黏土矿物粒内孔、粒间孔对孔隙度影响程度要高于其他孔隙类型。孔隙度主要受黏土矿物含量和脆性矿物含量的控制。山23亚段不同岩相类型储层发育差异十分明显,水平纹层富有机质黏土质页岩为最优。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31日

    2023

    08月02日

    2023

  • 07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2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