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 2023-07-14 15:25:04
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含介壳页岩储层特征及油气可动性
陆相页岩油,储层特征,油气可动性,四川盆地
摘要录用
韩璐媛 /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大安寨段是页岩油气分布的主要层系之一,具有良好的页岩油勘探开发潜力,近期研究表明,含介壳页岩型是有利甜点类型,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高压压汞、岩石热解、氦测孔渗、显微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含介壳页岩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油气可动性,以明确大安寨段含介壳页岩的储层特征及油气可动性。

结果表明,大安寨段为一套介壳灰岩与黑色页岩的混积地层,页岩矿物类型以黏土为主,其次为石英、方解石,少量长石、黄铁矿,脆性矿物含量中等;总有机碳含量介于0.05%~5.58%之间,平均值为1.35%,有机质丰度中等-好,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Ro介于0.7%~1.8%之间,平均值为1.11%,成熟度适中,处于大量生油阶段;页岩层系孔隙类型以无机孔隙为主,含少量有机孔,微小孔占比较大,发育介壳壳缘缝、层理缝等多尺度裂缝,孔渗相关性较差,随着硅质和黏土质含量的增加,钙质含量的减小,孔隙度逐渐增大,储集性变好。含介壳页岩中普遍含油,S1 值平均为1.27 mg/g,OSI平均值为84.35 mg/g,其中轻质油主要赋存在层理缝、介壳边缘缝和成岩缝中,重质油主要赋存在页岩基质孔中;页岩油的可动性受孔缝连通性、热演化程度和地层压力的综合控制,随着热演化程度增加、孔径增大和地层压力增高,页岩中束缚态烃的占比逐渐变小,而自由态烃的占比逐渐增加,页岩油可动性变好;含介壳页岩型岩相组合由于更为发育的层理缝,其油可动性优于厚层灰岩和厚层纯页岩。

近期,龙兴1井大二顶部至大一底部含介壳页岩型获得日产油22.4方、天然气3.36万方的工业油气流,其试油段页岩累厚19.6m,TOC平均值1.8%,S1平均值1.6mg/g,有机质类型为II2型,Ro平均为1.64%,地层压力大于1.5,平均孔隙度达到6.5%,渗透率达到0.8mD,可动油体积在全井段最大,证实了含介壳页岩优异的页岩油勘探条件。分析认为,大二顶至大一底含介壳页岩生烃能力好,加之页理缝与方解石脉状缝发育,构造裂缝发育,储集性较好,有利于源储沟通和页岩油渗流,页岩油富集地质条件条件优越。综合认为,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层系具有较好的页岩油勘探潜力,高生烃品质、多尺度裂缝以及高地层压力是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含介壳页岩型储层储集性好,利于页岩油流动,是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31日

    2023

    08月02日

    2023

  • 07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2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