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 2023-07-14 10:00:30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地球化学特征及甜点评价
风城组;页岩油;有机地球化学;甜点评价;玛湖凹陷;准噶尔盆地
摘要录用
白玉彬 /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页岩油泛指形成于泥页岩、碳酸盐岩等烃源岩为主的层系中的石油聚集(Jarvie et al., 2012;张金川等,2012;黎茂稳等,2019;赵靖舟等,2021),已经成为化石能源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然而,由于页岩油的勘探和研究起步较晚,且其规模效益开发取决于地质、工程和经济的一体化。因此,虽然中国各大油田的页岩油均有不同程度的勘探突破或效益开发,但离大规模有效开发且在石油能源中占有较大比例仍面临巨大挑战。

位于中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非常富集,近年来页岩油勘探除已建成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之外,位于西北缘的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勘探也取得重要突破,其中玛页1井自喷最高日产油50.6m3(宋永等,2022),初步显示了风城组具备良好的页岩油勘探前景。

然而,由于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岩性复杂多变,且多以混积岩为主(支东明等,2021),页岩纵向上和平面上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使得在有效预测页岩油甜点发育段并及时扩大勘探成果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本文在页岩岩相划分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方法和技术对页岩的生烃潜力、页岩油赋存机理及可动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页岩TOC、热解S1和氯仿沥青“A”相关性分析,建立了页岩油甜点地球化学评价标准,并以典型井为例,从有机地球化学角度对甜点分布进行了预测。主要认识如下:

(1)玛湖凹陷风城组TOC分布于0.11%~3.19%,平均为0.75%,以II型有机质为主,Ro分布于0.5%~1.1%,Tmax主体分布于435~455℃,综合评价其具有中等~极好的生烃潜力。风城组页岩油大量排烃时的Tmax值约为442℃,对应的Ro约为0.80%,有利于页岩油富集的热解Tmax区间436~446℃,镜质体反射率约为0.70%~0.87%。

(2)风城组页岩热解前轻烃损失量0.57~5.22mg/g,平均为0.78mg/g,轻烃恢复系数(轻烃损失量/S1)为0.32~19.40,平均为2.52,轻烃损失量与热解S1值相当;热解重烃校正与成熟度参数(S1/S2)密切有关,恢复的重烃校正系数为0.53~22.13,平均为2.41。

(3)风城组页岩油以游离油为主,吸附油为辅;吸附油含量主要与有机质有关;而游离油含量影响因素复杂,与TOC,饱和烃及非烃含量、矿物含量及有效孔隙度等多因素有关。单位有机质页岩滞留烃含量高,游离烃占总烃的比例平均高达50%。多温阶热解揭示可动烃占游离烃比例为27.99%~89.75%,平均为56.53%;可动烃占总烃的比例为19.21%~89.53%,平均为41.03%。

(4)根据油饱指数(OSI)和含油量参数(热解S1及氯仿沥青“A”)建立了页岩油甜点地球化学参数分级评价标准,其中页岩油富集资源S1>1.5mg/g,氯仿沥青“A”>0.45%,OSI>100mg/g。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31日

    2023

    08月02日

    2023

  • 07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2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