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 2022-11-30 15:59:32
气水两相流在孔道中形成水锁的分子模拟及对可燃冰开采的意义
水锁,水/甲烷两相流,纳米圆管孔,纳米压力计,水合物开采
摘要录用
郑超 /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郭光军 /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秦绪文 / 中国地质调查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董艳辉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陆程 /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彭博 /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唐伟 /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边航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学院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通过降压、注热等开发手段,水合物的温压平衡条件被打破而原位分解为水和甲烷气,随后通过储层孔隙系统渗流到井筒中。然而,孔隙中的水可能会形成水锁堵塞渗流通道,以至于阻止天然气运移。因此,水锁也是水合物开采过程中的潜在障碍之一,但其形成的内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分子模拟手段,调查了亲水圆管纳米孔中的水/甲烷两相流动,并利用新建立的“纳米压力计”方法精确控制压差,获得了不同含水饱和度(Sw)下的高质量纳米流动。结果显示,随着Sw增加,甲烷流量几乎呈线性下降,直到Sw超过阈值时形成水锁,导致甲烷流动突然停止。而且,Sw越大,水锁形成时间越早,形成长度越大。基于本研究新提出的水锁模型,进一步分析阐明了水锁的形成机理,即水/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与水/壁界面的吸附力之间的竞争与平衡控制着水锁的形成。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水合物分解产物的两相渗流过程,优化水合物开采过程中的除水产气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新建立的纳米压力计可广泛应用于其他纳米流模拟中,以利于精确测量局部压力。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31日

    2023

    08月02日

    2023

  • 07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2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