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号系列卫星微波湿度计资料在ECMWF的业务化应用
编号:5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2-07-01 23:21:49 浏览:475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2年07月27日 14: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S5] 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 [S5-1] 议题5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27日下午

暂无文件

摘要
中国自2008年5月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风云三号A星开始,拉开了第二代气象卫星的发射和应用研究的序幕,目前风云三号系列卫星已发射了五颗,在轨运行的有三颗卫星(FY-3C/D/E)。风云三号系列卫星上所载的微波湿度计资料是广大气象学家关注的可用于资料同化研究的重要数据之一。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评估了我国风云三号系列卫星所载的微波湿度计资料(MWHS),研究表明观测数据质量非常可靠,对模式预报产生的影响已与欧洲或美国的同类仪器相当。基于此,ECMWF从2014年9月24日开始在其业务预报模式中使用“风云三号”B星微波湿度计资料,也是ECMWF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中国的卫星观测资料,这标志着我国气象卫星的辐射测量精度和观测稳定性获得国际用户的认可。之后对风云三号B星陆地上空微波湿度计观测资料的同化及预报影响进行了评估,在使用动态地表发射率的情况下,同化MWHS资料可以对3到5天的预报产生正面影响,具有进一步业务应用的潜力。另外,风云三号C星微波湿度计直收资料也被应用于ECMWF的业务模式,生成为欧盟各国提供模式所需的边界条件产品。越来越多的风云三号系列卫星的微波观测资料在包括ECMWF在内的业务预报中心得到广泛使用,风云卫星正在和欧洲、美国的气象卫星一同在气象卫星数据提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关键词
风云三号,微波湿度计,资料同化,预报影响
报告人
陈科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稿件作者
陈科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27日

    2022

    07月28日

    2022

  • 06月30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19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