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暴雨的雷达定量估测: 以郑州“7·20”特大暴雨为例
编号:22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2-07-04 11:41:05 浏览:67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我国业务化天气雷达一般建在城市周边,因此天气雷达对城区的覆盖较好。然而,正是由于天气雷达的站点距离城区较近,城市上空的雷达低仰角数据受地杂波污染严重,数据质量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距离较远的天气雷达最低观测仰角对应的高度较高,无法用于近地面的降水监测。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将以郑州“7·20”特大暴雨为例,对比郑州雷达和洛阳雷达对郑州市上空降雨的监测能力。我们发现,由于强对流系统呈现明显的倾斜结构,洛阳雷达最低仰角的降水估测结果严重偏离地面雨量计的结果。由于地杂波的污染,郑州雷达0.5°仰角的观测数据几乎无法用于本次特大暴雨的监测。我们建立了一种不同仰角的雷达观测数据的融合算法,并利用插值算法克服“灯下黑”的效应。结果显示,融合后的郑州雷达Kdp数据对降水估测的结果与地面雨量计的一致性非常好。同时,我们提出一种改进算法,成功重现了201.9mm的小时雨量。如果该算法应用于业务化天气雷达,有望在城市暴雨监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郑州暴雨,雷达定量降水估测,双偏振天气雷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