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9月两次暖区暴雨过程及预报失误分析
编号:20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2-07-04 11:22:04 浏览:191次 墙报交流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21年9月河南省出现两次强降水过程,在预报中出现漏报,对两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这两次过程都有一定得暖区暴雨特征。9月3日为低涡降水前暖区发生的暴雨、大暴雨过程,9月23-24日符合河南省秋季对流性降水为主的暴雨模型。同时9.23日副高强盛,588线位于豫中,存在高空分流区,辐散作用强;相较于9.3降水范围更大,整体降水更强。两者相同点湿层深厚,从底层到500hPa均在温度露点差≤4℃的饱和湿区里。高湿环境和水汽的强辐合及满足河南省秋季暴雨的动力条件都是造成暴雨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23日20时的局地强降水虽然在物理量上满足暴雨条件,但均小于大范围降水时物理量场,局地对流性明显。通过雷达资料对雨团发展进行分析,发现列车效应对两次过程影响很大。3日降水预报中考虑了低涡偏北,忽略了暖区暴雨情况造成了中部大暴雨的漏报,23日降水则由于局地性强,在物理量形势场上表现不明显,造成了漏报。
 
关键词
暖区暴雨 可预报性 列车效应
报告人
曹明明
河南省周口市气象局

稿件作者
曹明明 河南省周口市气象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27日

    2022

    07月28日

    2022

  • 06月30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19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