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文旦低温冻害指标及防御规范应用分析
编号:20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2-07-04 11:20:32 浏览:216次
墙报交流
摘要
玉环文旦又名玉环柚、楚门文旦,为中国四大名柚之一,是浙江省传统名果,也是玉环市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玉环文旦是玉环市农业经济中产值最大、产量最高、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也是玉环3.2万果农增收的主要途径,种植面积0.21万hm2,常年产量为3.5万t,年产值近2亿元。近年来,气象灾害频发,导致玉环文旦品质和产量下降明显,冬季低温冻害是玉环文旦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玉环市地方标准规范《玉环文旦低温冻害指标及防御规范》(DB331083/T 12-2020)于2020年12月18日发布并实施,以下简称《规范》。总结分析新发布实施的《规范》在指导玉环文旦种植户科学防御2020年末至2021年初的两次严重寒潮低温天气中的首次应用情况,发现玉环文旦冻害减损效益明显,取得良好实践应用效果,验证了《规范》的正确性。积极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采取防冻措施的文旦种植户的文旦植株大部分未出现冻害,仅极少数出现轻度冻害。对可能发生中度或以上冻害等级的情况,《规范》中要求的搭建大棚必须提前进行,在冻害来临后临时搭建,并且增温措施不及时,反而会加剧冻害。因地理位置,和地势等差异,相同低温冻害天气来临,文旦冻害程度不同,地势低的因冷空气聚集下沉冻害严重,地势高的冻害程度相对较轻。在冬季常态化对文旦植株进行灌水等肥水管理、控制结果量和晚秋梢的农户,冻害损失最低,比低温冰冻天气来临前的1~2天才进行灌水、摘果的文旦植株冻害程度更轻;同时,除低温冰冻以外,大风、干旱等亦会影响文旦大棚、树势和抗寒能力,从而加剧冻害影响。《规范》的首次应用及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做好玉环文旦冻害气象保障服务和标准规范修订提供技术支持,为推动玉环文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