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天眼”FAST台址附近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编号:17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2-07-04 10:56:43 浏览:198次 墙报交流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2020年3月23日午后至24日凌晨,受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及低层切变共同影响,贵州省出现了大范围、持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全省9个市州均出现了冰雹、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中国天眼-FAST”台址当日先后遭遇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本文采用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2020年3月23日袭击“FAST”台址的两次冰雹过程形成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指标条件以及防雹效果。
      3月23日17:04强回波进入“FAST”联防重点作业区(贞丰、紫云县一线)强回波中心最大达50dBz,45dBz回波高度达7km,未来东偏北移动,“FAST”联防重点作业区适时开展防雹作业,19:20进入FAST联防加强区及核心区的雷达回波明显减弱,对FAST台址没有产生影响。
      3月23日18:47罗甸北部有新生对流云单体向东偏北方向移动;18:59单体进入平塘境内后明显加强,并进入“FAST”台址静默区;19:05对流云回波继续加强,中心强度达50dBz,45dBz回波高度到7km;19:10回波开始减弱,19:16回波移过“FAST”台址(从初生到移出台址仅半小时),19:22移出“FAST”台址静默区。期间19:09平塘龙航炮站开展防雹作业,使用人雨弹29发,作业高度4430米(当日0℃层高度为4055米)。“FAST”台址无降雹(台址所在克度镇降下2mm的软雹)。
通过对比分析作业前后对流单体的发展演变,实施防雹作业的对流单体回波强度下降20dBz、VIL值下降9kg·m-2、回波顶高下降明显、冰雹概率出现剧烈波动,防雹作业后较作业前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冰雹概率下降速度明显加快,进一步证实了人工防雹作业有效。
 
关键词
防雹,FAST台址,强对流,回波。
报告人
李枚曼
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稿件作者
李枚曼 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27日

    2022

    07月28日

    2022

  • 06月30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19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