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干旱区极端暴雨天气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编号:16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2-07-04 10:54:53 浏览:203次
墙报交流
摘要
摘要:本文本文利用ECMWF的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FY-4A卫星红外通道资料、雷达资料和实况观测等资料,分析了2019年6月20日引发河西走廊西部极端暴雨的中β尺度高空低涡的发展演变特征及暴雨局地性成因。结果表明:中β尺度高空低涡从高层向低层发展,强度逐渐增强,移动过程中垂直涡度的空间结构从大范围倾斜涡柱逐渐收缩成近乎直立的深厚低涡,此阶段,200 hPa正涡度平流、正湿位涡下传等因子起主要作用,温度平流的作用较小。随后高空低涡缓慢东移,强度开始衰减,影响范围扩大,动力作用减弱,但中低层潜热反馈和低涡系统下山减缓高空低涡的衰减速度;整体来看,湿位涡下传对高空低涡演变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酒泉站附近形成相较于周围更强的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随着边界层偏强东风从鼎新-金塔垂直于祁连山脉灌入酒泉站附近,触发局地弱对流。
关键词
干旱区暴雨; 高空低涡; 湿位涡; 水汽; 地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