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 2022-03-15 14:45:39
黄河源区玛曲土壤冻融过程中地表水热交换特征分析
土壤冻融;能量通量;水热交换;数值模拟;
摘要录用
张戈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赖欣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刘康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遂宁分院
 土壤冻融过程显著影响地表水分和热量变化。利用玛曲2017年8月~2018年7月的土壤温度/湿度、涡动观测资料以及公用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 CLM)最新版本CLM5.0的模拟资料,分析各冻融过程中土壤温湿度、辐射通量和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年变化以及地表能量平衡的变化特征,获得冻融过程中地表水热交换的特征。研究表明:(1)土壤冻融过程包括冻结过程、完全冻结、消融过程及完全消融四个阶段,各阶段中的土壤温度/湿度、辐射通量和能量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在冻结过程和消融过程阶段,土壤湿度随土壤温度变化显示出明显的日冻融循环。辐射通量及能量通量呈现单峰形日变化,白天通量大于夜间。典型晴天与阶段平均变化特征一致,但变幅更大,变化更剧烈。(2)完全消融(冻结)阶段土壤湿度较大(较小),潜热通量较大(较小),地表能量以潜热(感热)通量为主。消融过程阶段,土壤湿度日变幅变化较大时潜热通量日变幅变化明显,土壤中水分的昼融夜冻导致频繁的潜热通量释放影响地表热通量。土壤热通量在冻结过程(G0=-8.88W·m-2)和消融过程阶段(G0=3.38W·m-2)绝对值分别大于完全冻结过程(G0=-5.72 W·m-2)和完全消融阶段(G0=2.69 W·m-2),土壤日冻融循环阶段加强地表能量交换。(3) 冻结过程、完全冻结、消融过程和完全消融阶段平均能量闭合率为2.024、1.619、0.972和1.041,消融过程和完全消融过程能量闭合率较好。白天能量闭合率好于夜晚。日冻融循环影响土壤中的水相变释放(吸收)热量,导致高估(低估)土壤热通量从而高估(低估)能量闭合率,从而影响地表能量收支平衡。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27日

    2022

    07月28日

    2022

  • 06月30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19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