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 2022-06-17 11:21:24
一次鞍型场背景下南通局地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鞍型场;特大暴雨;中尺度环境
摘要录用
梅一清 / 南通市气象台
2020年8月28-29日江苏省南通市中南部出现强降水过程,48小时累积雨量: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图1);通州站过程总降水量为300.8毫米(特大暴雨),8月29日凌晨(4:00-9:00)连续6个时次高效率降水(大于20mm/h)使得通州城区发生了严重的内涝,损失严重。此次暴雨过程局地性和突发性强、降水强度大,有一定预报难度。本文使用常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双偏振天气雷达及风廓线雷达资料,NCEP/FNL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强降水的天气背景、物理量场和中尺度系统特征作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200百帕南通上空附近的辐散为暴雨的出现提供抽吸条件,500百帕鞍型场为此次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稳定的形势背景场,底层东部沿海切变线维持,南通位于低压倒槽顶部,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天气尺度的抬升条件,海洋的水汽输入供应了充足的水汽。(2)深厚的湿层、较大的K指数、适当的cape值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不稳定的条件和水汽条件;强降水发生前,70mm以上大气可降水量中心与强降水落区较一致,且超前于降水峰值约8个小时。在降水发生前,市区、通州、海门沿江一带东北风和偏东风的辐合明显,地面低值系统使得对流得以触发,强降水落区对应地面中尺度低压第一象限。(3)29日2:30-4:30通州本地对流云团发展强烈的上升运动增强了降水效率,5:30之后本地上空对流云团逐渐减弱,上游苏州上海等地对流发展并向北扩展,列车效应使得强降水的区域的雨量得到了累加。风廓线雷达底层暖湿东南风增强,对临近短时强降水预报有较大参考意义。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27日

    2022

    07月28日

    2022

  • 06月30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19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