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 2022-05-10 22:53:39
广西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环境场及不稳定性分析
暴雨,湿位涡,对流不稳定,对称不稳定,冷空气
摘要录用
蓝柳茹 / 柳州市气象局
刘蕾 / 柳州市气象局
利用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ECMWF的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7月19-20日广西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环境场及不稳定条件做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第1强降雨时段,广西北部暴雨落区分散,降雨时间短,雨强大;第2强降雨时段,广西中部暴雨落区集中,降雨时间长,雨强较大。(2)第1强降雨时段为暖区暴雨,西南急流中850hPa水汽辐合对于强降水的发展和维持具有明显作用。第2强降雨时段为浅薄冷空气引起的锋面降雨,前期边界层弱冷空气促使暖区内暖湿空气抬升,强降雨位于地面锋线上方。后期边界层南风加强到急流,地面锋线准静止,强降雨位于锋后。(3)第1强降雨时段,广西北部低层为对流不稳定层结,西南急流暖湿输送促使对流不稳定性得以维持并逐渐增强,上层干冷空气入侵也加剧了对流不稳定性。地面β中尺度辐合线为暴雨的直接触发机制。(4)第2强降雨时段前期,广西中部低层为明显的对流不稳定层结,浅薄冷空气侵入触发高对流有效能量释放,后期低层对流不稳性减弱,边界层急流与降水引起垂直风切变与斜压性增强,冷暖空气对峙,对称不稳定性显著增大。暖湿气流沿 “冷空气楔”顶部长时间爬升,发展出斜升气流,是锋后降雨增强维持的主导因素。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27日

    2022

    07月28日

    2022

  • 06月30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19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