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 2022-04-18 15:32:14
福建北部一次暖云人工增雨作业雨滴谱特征分析
暖云增雨作业;雨滴谱;微物理特征
摘要录用
张祖熠 /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林文 / 南京大学

利用OTT激光雨滴谱仪观测资料对2019年2月28日宁德市牛中园作业点进行的地面暖云人工增雨作业进行效果评估物理检验分析,通过对作业点及其降水系统下游周宁县的雨滴谱参量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平均特征及不同阶段雨滴谱特征对比分析来评估增雨作业前后的地面降水微物理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人工增雨作业后,作业区牛中园站的雨滴谱谱宽较作业前变宽,小滴粒子占比减少,大滴粒子占比增加,众数直径无明显变化,雨滴粒子的其余各特征直径均大于作业前,作业影响结束后,各类直径逐渐减小至作业影响前的水平,表明此次作业改变了降水粒子谱,起到了增雨的效果。作业云体在催化后18分钟左右到达影响区周宁站,随着人工增雨作业的影响,雨强、质量加权平均直径、回波强度等参数逐渐增大,雨强从作业影响前小于2 mm•h-1增大至6 mm•h-1,回波强度从15dBz左右增大至接近40dBz,各类参数在催化作业影响时段内均保持在相对高位,直至催化云体移出观测站才开始减小。在牛中园站不受催化作业影响时,周宁站的雨强、质量加权平均直径、总数浓度和回波强度均大于牛中园站,增雨作业有效促进了降雨的发展。作业影响后,周宁站谱型参数的平均值减小,标准差增大,说明作业后粒子尺寸变化明显,小滴粒子浓度减小、大滴粒子浓度增多。催化云体在作业区和影响区的各类雨滴粒子参数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物理效应,增雨作业均有一定的效果。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27日

    2022

    07月28日

    2022

  • 06月30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19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