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 2022-04-18 11:35:28
BCC-CSM2-MR模式对广西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CMIP6模式;广西气候变化;气温降水;极端气候指数
摘要录用
周秀华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何洁琳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陈思蓉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使用CN05.1格点气温和降水数据集[1],检验了参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2]的全球海气耦合模式BCC-CSM2-MR[3]对广西气温、降水及极端气候指数的模拟性能,同时进行不同预估情景下[4]2021-2065年的广西气候变化预估。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广西历史(1981-2010年)气温模拟大部存在明显的冷偏差,特别是左江、右江河谷及柳江流域等地带偏低1.5℃以上;对年平均降水模拟在整个广西范围内存在明显低估,特别是桂东及沿海地区等多雨区域模拟误差较大,偏少30%以上(图1)。其中,对冬半年各月(SONDJF)气温低估2℃左右,对降水量全年各月均为低估,夏季(JJA)降水低估50-100mm(图2)。对历史极端高温指数模拟为高估,极端低温指数模拟为低估,表明模拟广西出现的极端气温绝对值均更大;对极端降水指数模拟为高估,特别是广西东南部极端降水量级更大更严重(图3)。

对两种未来情景预估表明,广西未来50年气温呈现显著的线性上升趋势,其中SSP2-4.5情景下,广西平均气温每十年上升0.41℃(图5上),增温程度由广西西北部向东部和南部递增,增温最大区域位于广西东北部(图4上)。降水量保持年代际振荡特征并有所增加(图5下),SSP2-4.5情景下在2040-2061年之间广西大部地区降水量增加10%以上(相对于1995-2014年基准期),增湿最大区域位于广西西北部(图4下)。SSP2-4.5情景下,预计广西极端高温指数大部地区偏高;极端低温指数在2021-2040年之间偏高,而在2041-2060年之间偏低,此时广西大部地区可能经历相对严重的极端低温时期;广西极端降水指数偏高,相对严重的极端事件可能出现在广西西北和东部区域(图6)。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27日

    2022

    07月28日

    2022

  • 06月30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19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