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高校学生自杀干预教育普及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编号: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22 22:36:33 浏览:41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自杀是一个重大的精神卫生问题,也是我国大学生非自然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自杀干预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在我国,高校自杀干预主要是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心理中心来实现。本文意在探索通过将大学生引入高校自杀干预者的范围,使他们成为识别、转介有自杀意愿的同辈的“自杀干预者”,来更全面、有效的进行高校自杀干预工作。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就“自杀干预”相关问题共收集213名大学生被试数据,发现52.11%的大学生并不了解自杀干预的相关知识。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关于自杀干预的教育成为该项工作的首要目标。中国高校可以反思借鉴西方国家在医疗卫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全民“守门人”教育,设立全校性必修课、选修课、名师讲座等,以自杀信号、QPR技巧等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为核心内容,改变观念、提高重视,提升高校大学生的自杀危机干预意识。
其次,以中国人民大学朋辈心理咨询为例的教学建设也为全国高校提供了借鉴意义。朋辈咨询师在识别、转介有自杀倾向的学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自杀干预教育的落实和实施,需要相关单位、高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实现全面普及、重视生命的最高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