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板表面改性非晶碳薄膜致密性与组分结构对界面损伤的影响
编号:4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1-24 09:09:31 浏览:281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为了解决金属双极板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苛刻的酸性条件下发生严重腐蚀的问题,非晶碳(a-C)薄膜作为金属双极板的表面功能改性薄膜引起了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证实,a-C薄膜的致密性和成分是决定其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两个关键因素,但各因素的作用及其协同效应尚不明确;此外,这两个参数主要取决于沉积过程中等离子体的特性,但在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严重不足,这阻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非晶碳表面改性金属双极板的优化。本工作通过改变沉积气压,调节a-C的致密性和组分结构,研究了316L不锈钢的沉积过程等离子体状态、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沉积气压为2mtorr时,等离子体的高电离度导致a-C薄膜的高致密性(最高密度为2.52g/cm3)和较大的sp2团簇尺寸,从而使其性能最佳;在11mTorr时,低电离度导致其结构松散,而其sp2团簇尺寸较大,加剧的电偶腐蚀可导致严重的界面损伤,在恒电位试验后的腐蚀液中Fe离子浓度最高为13.05ppm。因此,想要获得高性能非晶碳表面改性金属双极板,a-C薄膜需要同时具备高致密性和较大sp2团簇尺寸两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非晶碳膜,等离子体状态,致密性与组分结构
稿件作者
李昊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郭鹏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汪爱英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