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7年贵阳大气边界层的逆温特征
编号:41
访问权限:公开
更新:2021-09-28 09:12:41
浏览:527次
墙报交流
摘要
利用贵阳高空气象探测站2003-2017年新型L波段高空探测雷达垂直高分辨探空资料,分析了贵阳大气边界层贴地和悬浮逆温层频率、厚度、强度、底高的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贵阳边界层逆温频率分布年变化波动小;冬季最多,夏季最少;1月最多,7月最少。②贵阳悬浮逆温远远多于贴地逆温,年均频率约为贴地逆温频率的8倍,即“高层多,近地少”。贴地逆温主要为辐射逆温,早晚月平均天数分别为2.6d、0.5d,表明贵阳的贴地逆温不多,且与大气污染联系紧密的边界层内逆温气象条件较为理想。③贴地逆温年平均强度介于0.8-2.1℃•100m-1之间,早上小于傍晚。悬浮逆温年平均逆温强度为1.0℃•100m-1且变化较小,季节变化在0.9-1.2 ℃•100m-1之间,月平均逆温最大强度出现在7月。四季贴地逆温强度、变幅均大于悬浮逆温。④悬浮逆温底高的年、季、月高度均呈现为早上低于傍晚的特征,贴地和悬浮逆温的厚度呈现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性。
稿件作者
闵昌红
贵阳市气象局
黄世芹
贵阳市气象局
吴有恒
贵阳市气象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