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
国际站
软件
办会软件
网络研讨会
视频会议
虚拟会议
机构版
软件下载
会议
专业分类
国内活动
海外活动
报告频道
索引
服务
创建活动
讲座
研讨会/课程
会议
登录
注册
第八届全国城市气象学术论坛
2021年10月13日~15日
中国 · 雄安新区
会议
线下活动
线上直播
0
浏览
0
条评论
官网
收藏
分享
摘要详情
活动首页
摘要清单
摘要详情
ID / 提交时间
39
/ 2021-08-12 17:10:41
标题
安徽一次局地极端大风的观测与成因探讨
关键字
局地极端大风;精细化观测;超级单体风暴;湿下击暴流;成因
主题及专题
4.城市高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
状态
摘要待审
作者
周后福 /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范伟 /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陶寅 /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赵倩 /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摘要
利用地面、多普勒雷达、FY-4A卫星、探空等资料,从精细化观测角度对发生在安徽马鞍山一次局地极端大风天气(最大14级,2人死亡)进行分析,并从不稳定、动力、负浮力、拖曳等角度探讨其形成原因。研究结果主要有:根据现场调查、地面实况和天气系统等,确认为超级单体风暴引发的湿下击暴流大风。近地层的垂直风切变很大,对流指数表明大气有较强不稳定环境背景,而地面辐合线是产生局地大风的触发条件。超级单体风暴的演变由1个分裂成2个,湿下击暴流就是由2个超级单体风暴所产生的。降水和冰雹粒子的共同拖曳作用,促进下沉气流的快速下冲;短时间内气温的迅速下降,近地层冷池密度流现象出现,引起的负浮力作用非常明显;超级单体风暴质心高度或者最强回波高度的不断下降,加剧了下沉气流速度。在降水和冰雹的拖曳作用,中层干层和气温的负浮力作用,加上风暴质心高度和最强回波高度的下降作用,这些共同为局地大风的产生因素,导致地面产生极端大风。同时绘制了下击暴流的概念模型示意图,辅以解释下击暴流的形成机理。
活动首页
活动日程
时刻表
摘要清单
报告清单
直播与回放
活动相册
我的审稿
管理活动
重要日期
会议日期
10月13日
2021
至
10月15日
2021
09月28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10月08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10月31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Ms. 赖冰冰
yl******@ium.cn
010********
登录查看完整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2023年05月15日 中国 雄安新区
第九届全国城市气象学术论坛
联系方式
×
提示
×
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
您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
点此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