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 2021-09-10 23:52:35
纳木错部分湖岸堤的释光定年进展
纳木错,古湖岸堤,光释光定年
摘要待审
陈怡伟 /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青藏高原是亚洲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原气候系统高度敏感,冰川消融,湖泊扩张,是全球升温最为剧烈的区域之一。了解区域古气候变化对认识高原气候系统的演变趋势非常重要。青藏高原湖泊密布,长期以来湖泊古气候记录受到了大量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集中于利用古湖岸堤重建湖泊古水位、古水量等方面的研究(如郑绵平等, 2006; Chen et al., 2013; Zhou et al., 2020)。

纳木错是高原主要湖泊之一,其演化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信息。其古湖岸堤发育良好,岸线清晰,提供了过去湖面的直接记录。多位学者对其湖岸堤序列开展了研究工作(如赵希涛等,2003),获得了较多认识,但主要受制于定年手段等原因,部分古湖岸堤的定年工作仍值得深入探讨。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对纳木错古湖岸堤开展了释光定年工作,获得了以下初步认识:

(1)本次工作识别出的最高古湖岸堤拔湖高度约26m (S1),对比高原西部多个湖泊百米级别的萎缩,纳木错湖面整体呈现出小幅下降的趋势,应与高原不同区域湖泊演化的时空差异有关;湖泊西北侧的出水口可能是限制更高湖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2)S1顶部湖岸沉积物样品的光释光年龄约为25ka,指示了湖泊水位自该时期开始缓慢下降,且直到早中全新世,湖泊水位基本维持稳定(从+26 m降至+22m);

(3)拔湖11m的古湖岸堤年龄约为1ka,指示了近期湖泊水位下降了约11m。

关键词:纳木错,古湖岸堤,光释光定年

参考文献:

[1] 赵希涛,朱大岗,严富华,吴中海,马志邦,麦学舜. 西藏纳木错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迁与湖面变化. 第四纪研究,2003,23: 41-52.

[2] 郑绵平,袁鹤然,赵希涛,刘喜方. 2006. 青藏高原第四纪泛湖期与古气候. 地质学报, 80: 169-180.

[3] Chen, Y.W., Zong, Y.Q., Li, B., Li, S.H., Jonathan, A.C, 2013. Shrinking lakes in Tibet linked to the weakening Asian monsoon in the past 8.2 ka. Quat. Res. 80, 189-198.

[4] Zhou, J., Zhou, W.J., Dong, G.C., Hou, Y.Y., Xian, F., Zhang, L., Tang, L., Zhao, G.Q., Fu, Y.C. Zhou, J., Zhou, W.J., Dong, G.C., Hou, Y.Y., Xian, F., Zhang, L., Tang, L., Zhao, G.Q., Fu, Y.C. 2020. Cosmogenic 10Be and 26Al exposure dating of Nam Co lake terraces since MIS 5,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Quat. Sci. Rev. 231, 106175.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5日

    2021

    10月17日

    2021

  • 10月17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 10月30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测年技术工作组
承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同位素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 Ms. 杜文静
  • 155********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