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乌拉力克组页岩储集特征与页岩气潜力
编号:2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1:25:13 浏览:330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前期的勘探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上奥陶统乌拉力克组的有利含气面积为6500km2,资源量约1万亿方。首口页岩气水平井忠平1试气获26.46万方/日(AOF),是下步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最现实领域。页岩气含气量取决于页岩的生气能力与储气能力,生气能力与源岩丰度、类型、成熟度相关,而储气能力取决于储层类型、孔径分布以及连通性。鉴于此,本文通过开展全岩总有机碳(TOC)、岩石热解、干酪根显微组分、成熟度等实验明确了研究区有机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大视域拼接扫描电镜(MAPS),高压压汞、氮气/二氧化碳吸附、核磁共振以及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等实验确定了储层特征;结合老井复查等手段,揭示页岩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结果显示:①研究区TOC含量主要介于0.05~4.08%,平均值0.49%,以海相Ⅰ和海相Ⅱ1型干酪根为主,成熟度介于1.75%~1.96%,达到高-过成熟度,处于有效生气阶段;②储层整体十分致密,孔隙程度发育较差,主要发育粒间孔、长石或碳酸盐岩溶蚀孔、微裂缝以及少量赋存在黏土矿物层间和黄铁矿等晶间孔中的有机质中发育的50nm以下的有机质孔,孔隙形态以“墨水瓶”形孔、平行板结构的狭缝孔为主;③孔径分布范围较宽(主要分布在7~250nm),以介孔和宏孔为主;连通性与岩相具有相关性,泥岩相连通率较好,连通率均大于32%,有效孔隙度在0.9%~2.3%之间,灰质泥岩相连通率较差,连通率不足10%,并且有效孔隙度只有0.39%;④岩相控制了储层的发育程度,随着灰质含量增高,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呈现减小趋势,介孔减少、宏孔增加,部分样品由于裂缝、溶孔致宏孔比例增加明显;⑤研究区地层/泥页岩厚度控制气层厚度,当地层厚度大于50m或者泥页岩厚度大于40m,才具有气层厚度,且含气层厚度随着泥页岩厚度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页岩气,储集空间,含气层厚度,鄂尔多斯盆地,乌拉力克组
报告人
张金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稿件作者
张金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周能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言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刘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徐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09日

    2021

    07月12日

    2021

  • 06月28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 09月29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