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资源经济评价思路与方法
陈相霖
12,翟刚毅
1,石万忠
2,郭天旭
1,周 志
1,王 超
1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83;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页岩气矿权空白区域广泛分布,且多数页岩气矿权空白区勘探程度较低,页岩气钻井数量较少,无法获取充足有效的页岩气生产数据。同时,目前国际上常用的页岩气资源经济评价方法,如盈亏平衡分析模型法、现金流折现法和地质资源供需模型法等,均需要大量页岩气生产数据作为支撑
[1],因此这些评价方法无法被直接应用于当前的页岩气矿权空白区。其次,随着我国近几年来逐渐提倡绿色能源的发展,页岩气勘探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被受到重视
[2]。然而生态环境这一重要因素在以往页岩气资源经济评价过程中并没有被涉及到,多数评价方法主要还是从地质条件和工程技术两方面因素进行评价
[3-4]。最后,当前已有评价方法未涉及页岩气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对页岩气资源量的影响,从而形成页岩气资源经济动态评价,分析不同页岩气价格条件下我国页岩气资源经济性。因此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建立一套针对页岩气矿权空白区的页岩气资源经济评价方法,通过全面分析区内地质条件、工程技术、和生态环境对页岩气资源经济价值的影响程度,对页岩气资源经济性进行概略性评价(图1)。
由于页岩气矿权空白区的勘探程度普遍较低,数据资料有限,无法通过获取整体区内相关评价参数直接对其进行经济评价。相比之下,区内的单井资料相对齐全和可靠,同时页岩气单井产量又是影响页岩气经济资源量最主要的因素
[5],因此可以从单井着手,通过分析单井成本和净现值,并以“由点及面”的形式对整个评价区进行经济资源评价,最终获得不同市场价格条件下单井和评价区内的页岩气累积投入成本、销售收入、成本回收期、经济寿命期和极限经济资源量。
关键词
页岩气;经济评价;资源量;单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