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石坝地区南部五峰-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充填三期方解石脉和一期石英脉。第一期方解石脉在龙马溪组内充填,阴极发光颜色为棕黄色,稀土元素总量低,重稀土轻度富集,Y/Ho=34.347~44.344,δY=1.21~1.53。方解石脉的δ13CPDB值为-3.8‰,δ18OSMOW值为17.3‰,87Sr/86Sr值为 0.722449。方解石脉中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157.2℃~176.5℃和181.5℃~203.4℃之间,利用最小均一温度和埋藏-热演化史确定方解石脉形成时间约为距今177 Ma~166Ma。第二期方解石脉主要在五峰组内充填,阴极发光颜色为褐黄色,稀土元素总量稍高于第一期方解石脉,轻稀土低度富集,Y/Ho=33.087~53.406,δY=1.31~1.98。方解石脉的δ13CPDB范围为-0.3~0.8‰,δ18OSMOW范围为17.2~18.2‰,高于第一期方解石脉的碳氧同位素值,87Sr/86Sr范围为0.718984~0720183,低于第一期方解石脉锶同位素值。方解石脉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178.2℃~186.8℃和195.5℃~206.4℃,形成时间约为距今156 Ma~145Ma。前两期方解石脉具有明显Eu正异常,并且脉体形成温度未超过210℃,方解石成脉流体中 Eu 含量可能受到页岩中斜长石的溶解的影响而导致 Eu 正异常。前两期方解石脉的 δ13CPDB 值分布在-4‰~1‰之间,87Sr/86Sr值均高于奥陶纪末期海水Sr 同位素值,更接近围岩页岩的同位素值。同时两期方解石具有明显的Y 正异常特征,Y/Ho远高于球粒陨石Y/Ho比值28。前两期成脉流体可能来源于龙马溪组和五峰组内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形成的地层水,由于龙马溪组和五峰组围岩页岩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存在差异,导致第一方解石脉重稀土相对轻度更富集,第二期方解石成脉的稀土元素总量高于第一期方解石脉。
第三期方解石脉在五峰-龙马溪组内均充填,阴极发光颜色为褐黄色,稀土总量高于北美页岩平均值,重稀土富集,第三期方解石脉的Y/Ho值为27.683~30.181,δY为弱正异常特征。Y-Ho的分馏和Y的异常程度相对第一和第二期方解石脉明显降低,方解石脉稀土元素具有Eu和 Ce 负异常特征,原生流体包裹体盐度为 5.02%~6.38%,具有中-高盐度特征,方解石脉成脉流体受到大气淡水和海水的影响较小,同时成脉流体受到同层位地层水影响较小,更多是受到来自其他层位的氧化环境流体影响。方解石脉原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3.2~226.2℃,形成时间距今约80Ma,位于地层抬升阶段,跨层位流体活动指示页岩气保存可能遭受到一定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