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酸盐材料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及其机理
编号:7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06 17:37:31 浏览:70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10月25日 20:5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003] 分会场报告-722室 [3-8] 研究生论坛-2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仅限参会人,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为了研究铝酸盐材料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的可行性,本研究以常见的硅酸盐材料为参照,比较了两者对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在镉(94.02 mg/L)、铬(Ⅲ)(60.00 mg/L)、铬(Ⅵ)(108.64 mg/L)、锌(51.56 mg/L)、铜(64.64 mg/L)和镍(49.72 mg/L)等单一金属溶液中,添加1%硅酸盐材料可使重金属浓度分别降低到0.10、0.11、45.30、0.57、0.226 和0.01 mg/L。而添加1%铝酸盐材料可使重金属浓度分别降低到0.07、0.01、0、0、0和0 mg/L。由此可见,铝酸盐材料对镉、铬(Ⅲ、Ⅵ)、锌、铜和镍等重金属的固定效果优于硅酸盐材料。进一步比较了两种材料对土壤中镉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当土壤镉含量为54.6 mg/kg时,铝酸盐材料和硅酸盐材料使镉的7 d浸出浓度分别降低58.07%~77.75%和63.46%~93.02%,180 d浸出浓度分别降低28.72%~79.23%和41.08%~86.63%;当土壤镉含量为2940.03 mg/kg时,铝酸盐材料和硅酸盐材料使镉的7 d浸出浓度分别降低76.97%~93.15%和19.05%~94.38%,180 d浸出浓度分别降低56.56%~88.87%和-32.68%~49.79%,由此可见,铝酸盐材料对土壤中镉的短期和长期稳定化效果均要优于硅酸盐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发现铝酸盐材料可以通过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C-S-H)和水化铝硅酸钙(C-A-S-H)凝胶,并通过这两种凝胶实现对Cd2+的吸附;此外,铝酸盐材料水化反应还可以提高反应体系的pH,从而使Cd2+进行沉淀反应,进而生成氢氧化镉、碳酸镉和氧化镉沉淀。综上,铝酸盐材料较硅酸盐材料对重金属有着高效和长效的优势,因此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陆夏梓
河南农业大学

稿件作者
陆夏梓 河南农业大学
吕正勇 南京尚土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沈连峰 河南农业大学
李烜桢 河南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