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全氟化合物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探究
编号:76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17 14:47:23 浏览:76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10月26日 19: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005] 分会场报告-721室 [5-9] 研究生论坛-3

暂无文件

摘要
典型全氟化合物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探究
蔡燕萍1 陈辉伦1
1.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要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在土壤中的广泛存在已对土壤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但关于PFCs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很少。为了探究PFCs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本研究首先利用微量热技术探究PFCs对土壤微生物热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FCs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存在浓度依赖性,并且PFCs毒性可能受到PFCs理化性质(如官能团、C-F长度)、土壤理化性质(pH,OM,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等因素影响,因此调整土壤养分配比可能是一种减少PFCs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的方法。然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手段探究全氟辛酸PFOA与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途径的影响。这部分结果表明:PFOA与PFOS的处理会对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度分布产生显著影响,还会影响微生物的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及膜运输功能。另外,PFOA与PFOS的处理导致了显著的芽孢杆菌与鞘氨醇单胞菌的丰度差异,这两类菌种可能是对PFCs进行生物降解的潜力菌种。
关键词:全氟化合物; 微量热;高通量测序;土壤微生物

报告人简介:蔡燕萍,女,1995,2020年9月开始攻读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学位。现研究方向为土壤微生物对全氟化合物的响应机制探究,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research等期刊上。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蔡燕萍
北京科技大学

稿件作者
陈辉伦 北京科技大学
蔡燕萍 北京科技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