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堆肥体系中人畜共患致病菌及其抗性基因的传播机制 及防控策略
编号:70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17 10:09:39 浏览:513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在环境中扩散传播的速度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全球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土壤与堆肥是ARGs从环境向人类传播扩散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环境中重要的存储库。然而,人畜共患致病菌及其ARGs在土壤与堆肥体系中的传播扩散机制依然未知。本文通过微宇宙实验、分子生物学、宏基因组学等手段,研究了农田土壤中ARGs扩散转移的传播驱动力以及耐药基因在人畜共患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体内适应与进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除草剂残留对ARGs的传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尽管除草剂残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影响不大,但是除草剂暴露可以诱导土壤中细菌加速产生耐药相关突变与ARGs的水平基因转移。以人畜共患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为模型,阐明了mcr-1耐药基因的表达对细菌适应性和竞争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同时细菌间竞争性和适应性也影响ARGs在菌群中稳定性和持久性。畜禽粪便、污泥等有机污染作为携带ARGs进入土壤的重要途径亟需阻控,研究发现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消减与防控有机固体污染中ARGs的新方法。综上所述,本文提土壤中非抗生素类农药在加速ARGs扩散传播中的作用不能忽视,同时从源头降低进入随粪肥施用进入农田土壤中ARGs是防控环境中生物污染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周顺桂
福建农林大学

稿件作者
周顺桂 福建农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