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锰参与的反硝化研究
编号:13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10 23:58:24 浏览:31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氮肥的大量施用,虽然极大地推动了粮食的增产,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氮素在农田土壤中的转化规律长期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传统上,农田土壤反硝化过程中考虑的电子供体主要是有机质,此外多种土壤矿物(亚铁[Fe(II)]、亚锰[Mn(II)]和硫铁矿[FeS2])也可能在农田反硝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反硝化速率、土壤铁锰矿物作为反硝化电子供体的贡献。利用广西自治区的农业土壤进行缺氧培养实验,检测Mn(II)和Fe(II)的动态,探究Mn(II)和Fe(II)对反硝化的电子贡献,分析不同来源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Mn(II)和Fe(II)是含铁锰丰富的水稻土中重要的反硝化电子供体,Mn(II)和Fe(II)的最大电子贡献相似,均达到了18%。相反,在旱地土壤中Mn(II)和Fe(II)对反硝化的作用和贡献尚未得到证实。土壤矿物驱动反硝化的未来研究方向。本文可为深入理解农田反硝化反应机理提供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徐保坤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稿件作者
徐保坤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