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铜复合污染对水稻根系微生物组的影响
编号:12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09 23:33:05 浏览:266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仅限参会人,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有机和无机复合污染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植物根系微生物可以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存在形态或生物有效性,从而有效地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重金属的转化过程。本研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菲-铜复合污染对植物生长和根际微生物调控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53天的培养,土壤中90%以上的菲被微生物降解,而铜的添加降低了菲在根际的降解率,同时菲-铜复合污染促进了菲在水稻根系中的积累。污染处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显著,其次是根内微生物群落(R2 = 0.338, p < 0.001)。菲和铜的协同作用显著影响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对根内微生物群落无显著影响。根际土壤中富集了Herbaspirillum、Sphingobacteriales和Saccharimonadales等能够耐受重金属并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此外,与氧化还原过程相关的微生物在污染处理下的反应也不同。铁还原菌(Geobacter)在铜污染处理下显著增加,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在污染处理下生长受到抑制。本研究深入揭示了厌氧环境下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复合污染对土壤根系微生物群落组合的影响,为农业土壤污染提供了利用根系微生物进行自我修复的策略。

关键词:多环芳烃;重金属;复合污染;协同作用;根系微生物;淹水环境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李明月
青岛大学

稿件作者
李明月 青岛大学
徐艳 青岛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