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geneDB:用于砷转化宏基因组分析的功能基因数据库
编号:10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09 17:23:05 浏览:71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砷(As)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有毒类金属元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食物链。通过食物链传递以及地下水饮用,砷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环境中的砷污染问题促使微生物的砷生物转化功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于了解微生物在砷污染环境中的修复潜力至关重要。鸟枪式宏基因组测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可以促进我们对不同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砷转化能力的理解。然而,由于公共直系同源数据库中砷转化功能基因家族的覆盖率低和定义不准确,对于砷转化功能微生物群落的准确宏基因组分析仍然具有挑战性。在这里,我们开发了一个精选的砷功能基因数据库 (AsgeneDB),其中涉及4种砷代谢途径(氧化、呼吸、还原和甲基化过程)、59个砷生物转化功能基因家族以及340000条代表序列。AsgeneDB涵盖了细菌、古菌和真菌的46个门和1653个属,还包括535个同源直系组以减少假阳性序列分配。AsgeneDB通过整合多个直系同源数据库,具有高特异性、全面性、代表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可快速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砷代谢转化功能。AsgeneDB被应用于分析来自四个不同栖息地(淡水、温泉、海洋沉积物和土壤)的宏基因组测序数据,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的砷转化功能基因丰度以及功能驱动物种在不同栖息地中差异显著。因此,我们开发的AsgeneDB有望成为对环境中砷转化功能微生物群落进行快速准确的宏基因组分析的有用工具。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宋芯玮
博士在读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稿件作者
马斌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科学学院
宋芯玮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