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制备及应用
编号: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1-05-17 11:09:48 浏览:30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新一代土木工程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使得其在特殊结构件的生产、工程设施的维修加固以及恶劣环境下长寿命结构的建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传统的UHPC在材料体系设计层面存在多方面的不合理,如水泥用量大和对原材料品质要求苛刻等。通常,传统UHPC的水泥用量为1000-1300 kg/m3,但其水化率不到50%;传统UHPC要求使用优质石英砂、高效减水剂和纤维,以上材料价格十分高昂。上述缺点严重制约了UHPC的应用范围,限制了其应用途径。因此,采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原材料设计UHPC可有效解决其制造成本高、普适性差等问题。
当前,已有研究报道使用来源广泛的辅助胶凝材料(如粉煤灰和矿粉)和非石英砂骨料作为UHPC的原材料。然而,上述辅助胶凝材料和非石英砂骨料在UHPC颗粒堆积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对整个材料体系化学活性的贡献程度尚不得而知,对于不同原材料的引入所导致的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基于上述问题,采用多种现代测试技术和热力学模拟计算,系统地研究了颗粒尺度、性质(反应能力)对UHPC性能的影响机理。基于实验和模拟,研究了颗粒物理和化学性质对UHPC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UHPC水化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相关机理。基于前述理论研究,并进行了工程实践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杨睿
特聘教授 贵州大学

杨睿,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水泥基材料基础与应用研究、矿物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先后以项目骨干成员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等国家级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课题3项。完成企业委托研发项目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科技论文4篇。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29日

    2021

    07月31日

    2021

  • 07月25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31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 08月3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
中建西部建设贵州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中建西部建设贵州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