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 2022-01-23 17:30:54
古地貌对“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的影响:从现代沉积到地下储层
古地貌;斜坡带;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现代沉积
摘要待审
黄德榕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在盆地边缘斜坡带,沿着坡度从陡变缓,常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组成的沉积体系。这个体系的沉积相类型、不同微相的发育规模和特征都受到坡度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内蒙古岱海湖北岸现代沉积研究,该地区在7km的距离内发育了山前冲积扇—砂砾质辫状河—三角洲组合的沉积体系。在研究中现场踏勘与无人机测绘建模相结合描述了该地区的地貌和现代沉积,总结了沉积体系特征:1)从山到湖可以划分为三个坡度带,坡度分别为3.42、1.71和0.99°,记作A、B、C区,三个坡度带分别发育冲积扇、辫状河和三角洲沉积;2)冲积扇围绕研究区北部的山脉在山前平原区发育,沿着山的边缘形成一系列的舌状;3)B区发育的辫状河与大型山谷及其形成的大型冲积扇相对应;4)利用无人机扫描建立的三维地貌模型获取辫状河心 滩几何参数和高程数据,数据显示随着坡度减小,B区内的辫状河心滩尺度减小,同时河道变浅;5)低坡度导致末端三角洲规模小,形态主要受湖水的作用控制。根据上述认识建立了地貌坡度控制下的“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模式。将建立的沉积相模式应用于具有相似古地貌特征的辽河东部凹陷斜坡带,该地区古近系在相似的地貌背景下发育了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恢复了该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时的古地貌,获取了定量的坡度参数,在来自现代沉积的沉积相模式指导下,根据沉积相模式揭示的不同坡度区沉积相特点,指导钻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的沉积相刻画,为斜坡带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指导。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4日

    2022

    05月15日

    2022

  • 05月17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古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编辑委员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委员会
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承办单位
长江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