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 2022-01-23 17:30:35
基于微裂缝的泥页岩排烃机理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初次运移;生烃微裂缝;力学分析;热模拟实验;鄂尔多斯盆地
摘要待审
苏恺明 / 西南石油大学
长久以来,油气初次运移的问题都是石油地质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受制于缺乏有效的实验验证手段,关于该方面的认识很多仍停留在猜想阶段。随着致密油气、页岩油气重要性的日益提高,非常规油气近源成藏、源内成藏的特点突显了初次运移问题的研究意义。立足于这种需求,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广泛发育的两类烃源岩——暗色泥岩与油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力学实验明确烃源岩的力学特征;通过热模拟演化实验探索排烃微裂缝的发育过程;借鉴并引入破裂力学领域的相关概念、方程,结合物理实验所得数据与认识,对排烃微裂缝的发育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定量。所得认识如下:(1)有机质在烃源岩内的空间分布并不均匀,长7页岩中有机质多呈层状、条带状富集,富有机质条带长度多介于100~10000μm之间,长7泥岩中有机质则多呈团簇状或散点状分布,直径大多小于200μm;(2)相较于长7页岩,长7泥岩的脆性更高,抗压能力更差,且破裂韧度也更小,更易于被撕裂而产生微裂缝;而源内微裂缝的发育情况与其热成熟度、含油性密切相关,反映出生烃作用成因的微裂缝是有效的排烃通道;(3)在长7烃源岩所处的典型地质条件下,页岩富有机质空间的破裂压力介于76~134 MPa,泥岩的破裂压力介于42~248 MPa;经过微裂缝扩张后,页岩中的富有机质条带可延伸至初始长度的1.5~2倍,泥岩中则为2~3.5倍。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4日

    2022

    05月15日

    2022

  • 05月17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古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编辑委员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委员会
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承办单位
长江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