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 2022-01-23 17:30:32
四川盆地川中北部地区二叠系火山岩特征及其油气地质启示
川中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喷发—充填模式;茅口组;白云岩储层;
摘要待审
谭磊 /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岩心、岩屑、薄片、测录井及地震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认识,分析总结川中北部地区二叠系火山岩的岩性岩相、地球物理响应及时空分布特征,恢复其火山岩喷发充填过程,探讨区内火山岩喷发事件的油气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区内火山岩为火山溢流岩相,发育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垂向上仅发生一次喷发旋回,由下至上发育火山碎屑岩(泥质凝灰岩)—斑状玄武岩—气孔(杏仁)状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凝灰岩)的岩性组合。火山岩测井上总体表现出“低伽、低声波、高中子、高密度、高电阻”;地震上以“多轴、挠曲、上拱”为特征;其顶底振幅表现为“上强下弱”;平面呈倒“U”状近东西向线状分布。区内火山岩为龙潭组早期沿深大断裂裂隙式喷发形成,喷发充填过程可大致划分为:茅口组暴露初期、地貌雏形期、地貌分异期及火山岩喷发充填期。整体而言,火山岩原生孔隙的欠发育及后期优化动力的不足导致其储集性能较差,有效的储集空间仅为少量未充填裂缝,勘探前景受限。但早期断裂活动造成了茅口组沉积及岩溶地貌的分异,后期火山岩喷发时创造的热动力条件、充足的Mg2+来源叠合有利的地貌单元为茅口组白云岩储层发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沿火山岩分布条带两侧的茅口组岩溶斜坡及高地区域是茅口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的优势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4日

    2022

    05月15日

    2022

  • 05月17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古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编辑委员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委员会
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承办单位
长江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