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 2022-02-27 12:20:16
四川盆地东部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湖相沉积演化分析及源储配置特征
东岳庙段;自流井组;下侏罗统;四川盆地;沉积相;源储配置
摘要待审
周思宇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孙海涛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黄小娟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钟大康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作为四川盆地致密油主产层,蕴含有较为丰富的油气资源,由于对川东地区东岳庙段沉积相分布和源储配置关系认识程度较低,这制约了川东地区东岳庙段的油气勘探,本次研究根据钻井、测井及油气地球化学分析化验资料,对川东地区东岳庙段沉积相类型及特征、沉积相展布、沉积演化模式及其源储配置关系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东岳庙段根据岩性和测井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东一、东二和东三共三个亚段,其中东一亚段发育粉砂岩和细砂岩,东二亚段岩性以暗色泥页岩为主,夹有薄层介壳灰岩,东三亚段岩性以介壳灰岩为主,夹薄层泥岩及砂岩,为浅湖-半深湖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混合沉积,自下而上为一套完整的湖侵—湖退旋回。(2)研究区泥岩颜色偏深,为深灰色,暗色泥岩厚度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厚,最厚可达20m,TOC含量普遍介于0.25%-2%之间,所有井RO均大于1,东二亚段和东三亚段生烃强度介于2*108-16*108,生烃潜力良好;(3)东岳庙段暗色泥岩与其伴生的粉砂岩及介壳灰岩构成了良好的源储配。根据源储组合关系将研究区分为上生下储型、自生自储型和下生上储型三类,储集空间以粉砂岩粒间孔和介壳灰岩晶间孔为主,结合TOC垂向分布和钻井特征认为东二亚段的自生自储型以及和东三亚段组成的下生上储型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4日

    2022

    05月15日

    2022

  • 05月17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古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编辑委员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委员会
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承办单位
长江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