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 2022-02-25 22:22:03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太原组碳酸盐岩烃源岩岩相类型及地球化学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碳酸盐岩;烃源岩;岩相类型
摘要待审
傅于恒 / 长江大学
罗顺社 / 长江大学
殷杰 / 长江大学
摘要:大量国内外已知碳酸盐岩烃源岩油气藏的发现充分表明中-低丰度碳酸盐岩烃源岩能够成为有效烃源岩。近两年,随着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太原组斜道灰岩和毛儿沟灰岩中高产气藏的发现,太原组灰岩沉积环境及地化特征的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次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上古生界下二叠统太原组灰岩(东大窑段、斜道段、毛儿沟段、庙沟段)为例,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及地化实验数据的综合应用,分析海陆混合沉积潮坪环境中灰岩有机地化特征并划分有利于烃源岩发育的岩相类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太原组灰岩有机质丰度普遍较低,TOC分布范围0.06~8.27%,平均值为0.87%;S1+S2分布范围0.03-2.54mg/g,平均值0.365mg/g;其中斜道段灰岩有机质丰度最高,毛儿沟段次之;由于发育环境为海陆混合沉积潮坪,有机质类型主要以混合型(Ⅱ1+Ⅱ2)为主;有机质普遍处于高成熟度演化阶段,Tmax分布范围396℃-583℃,平均值为483℃;根据地化实验数据及样品岩石学特征将太原组灰岩分为四类岩相:高有机质纹层状泥质泥晶灰岩相,中-高有机质块状泥晶灰岩相,中有机质块状生物屑泥质泥晶灰岩相以及低有机质块状泥晶生物屑灰岩相;其中高有机质纹层状泥质泥晶灰岩相(TOC平均2.56%)为烃源岩发育最有利的岩相类型,主要发育在研究区的北部。研究结果可为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灰岩气藏的成藏研究提供依据。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4日

    2022

    05月15日

    2022

  • 05月17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古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编辑委员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委员会
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承办单位
长江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