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 2021-10-10 23:03:55
软珊瑚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 CGF9-1-2中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Aspergillus versicolor,次生代谢产物,生物碱,GNPS
摘要录用
胡金姗 / 广州中医药大学
韦霞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雷衍虎 / 广州中医药大学
周逢国 / 广州中医药大学
司徒美霞 / 广州中医药大学
樊浩 / 广州中医药大学
张翠仙 / 广州中医药大学
随着国家“蓝色药库”计划的提出,海洋来源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丰富的骨架类型和较强的生理活性,其在药物研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生物碱类化合物由于其骨架新颖、多变和显著生物活性:如抑菌、抗病毒、细胞毒性和抗氧化等,已经受到药物学家和合成化学的强烈关注。本课题组一直以来对海洋动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1~7]。目前采用GNPS技术对南海软珊瑚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 CGF 9-1-2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分析中,发现其次生代谢产物种类丰富(上图)。在GNPS、LC-MS和NMR的共同指导下,综合利用多种分离手段对其进行分离,目前已分离得到19个生物碱类成分:螺环或D-A环合的吲哚二酮哌嗪类:(+)-notoamide B、3-epi-notoamide C、notoamide C、notoamide M、notoamide Q、(-)-Stephacidin A、(+)-versicolamide B、sclerotiamide、Taichunamide B、notoamide B、Phomoindene A、Notoamide D、brevianamide F、(+)-Sclerotiamide;嘌呤(苷)类:3,9-Dialkylxanthines、kipukasin D、kipukasin E、7,8-二甲基四氧嘧啶;咔唑类:β-carboline。Decumbenone B、Decumbenone D和Decumbenone E为3个降倍半萜类化合物。3,9-Dialkylxanthines和Decumbenone D为新化合物。文献调研表明notoamide B和notoamide C等生物碱类化合物显示出中等细胞毒活性。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12日

    2021

    11月14日

    2021

  • 11月14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海洋专业分会
中国微生物学会海洋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药物分会
承办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