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一项多案例质性跟踪研究,探索学生在“对话学习者”模式引领下的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堂中的沉默变化。“对话学习者”理念基于巴赫金(1981)的对话理论,从Kramsch(2009)“象征能力”中提取“体现”和“建构”两个概念展开对话教学。学生在接收“体现”,即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段等“客观”知识的同时,受到鼓励分享个性化的“建构”,即与提供“客观”知识的文本建立联系、不断完善主观解读。通过课堂观察确定的研究对象,在访谈、观察和学生的学习反思中发现,他/她们的课堂沉默源自过往差异化的学习经历与当下不同的想象共同体,这些学生也在不同的时间段,因为投资力度与投资方向不同,产生了一系列程度不一、伴随甚至促发学习者认同发展的打破沉默的动态变化。本研究也由此提出一些教学启示。
10月15日
2021
10月17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2025年10月17日 中国 Chongqing
2025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2024年10月19日 中国 大连
2024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2022年11月05日 中国 天津市
2022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2019年10月18日 中国 武汉市
2019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2018年10月20日 中国 Daxing District
2018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2016年10月22日 中国 重庆市
2016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2015年11月07日 中国 上海市
2015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2013年10月31日 中国 武汉市
2013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2009年10月31日 中国 大连市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2008年11月15日 中国 上海市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