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细颗粒物暴露及其金属组分与血浆微小RNA表达水平的关联性研究
编号:20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17 20:13:10 浏览:503次
张贴报告
摘要
背景:已有多个研究报道细颗粒物(PM2.5)暴露可影响循环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然而不同研究发现的miRNA之间少有重叠。此外,目前尚无研究报道PM2.5金属组分相关的循环miRNA。
目的:发现并验证PM2.5和其金属组分相关的血浆miRNA,并探索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
方法:对武汉珠海两地的71名社区人群间隔三年采集个体24小时PM2.5样本与空腹血浆样本(n=142),测定PM2.5金属组分,对血浆miRNA进行测序。采用发现——验证设计,使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个体24小时PM2.5暴露及其金属组分与血浆miRNA的关联。
结果:在珠海人群中发现并在武汉人群中进行验证,发现miR-1268b、miR-4785和miR-510-3p在武汉和珠海人群中均与个体PM2.5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05);KEGG通路分析提示三个miRNA参与2型糖尿病、脂肪酸合成和蛋白质代谢等通路(图1a)。选择检出比例高于75%的PM2.5金属组分共14种,分别分析各金属与血浆miRNA的关联,发现锑、镉、铅、锰、铷、锶、铊7种金属与16种血浆miRNA的表达水平在武汉和珠海人群中均显著相关(FDR < 0.05)且关联的方向一致(图1b); KEGG通路分析提示:7种金属相关的miRNA表达谱独立或共同作用于肿瘤发生、神经系统功能、血脂代谢、炎症免疫和血管收缩等通路(图1b)。
讨论:在武汉和珠海健康社区人群中发现并验证了3个与个体PM2.5暴露相关、16个与不同PM2.5金属组分相关的血浆miRNA。本研究揭示了PM2.5所致血浆miRNA改变,为PM2.5及其不同金属组分致病机制提供表观遗传学证据。
稿件作者
李文鼎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许雪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马继轩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
邬堂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