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暴露致大鼠神经毒性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
编号:17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17 19:39:55 浏览:774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已有研究表明PM2.5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有一定影响,为深入探究PM2.5暴露致神经毒性的机制开展本研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0μg•kg-1•d-1 PM2.5组、400μg•kg-1•d-1 PM2.5组、800μg•kg-1•d-1 PM2.5组,进行气道滴注,隔天染毒,染毒28 d后,处死并取脑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和其他生理生化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0μg•kg-1•d-1 PM2.5组出现40个差异表达蛋白(13个上调蛋白和27个下调蛋白),400μg•kg-1•d-1 PM2.5组出现39个差异表达蛋白(29个上调蛋白和10个下调蛋白),800μg•kg-1•d-1 PM2.5组出现41个差异表达蛋白(26个上调蛋白和15个下调蛋白)。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定位分析发现,表达量上调的蛋白在兴奋性突触传递中起重要作用,这与长时程增强作用(LONG-TERM POTENTIATION,LTP)通路相关,而病理学切片结果也显示在在海马区CA1的椎体细胞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表明PM2.5对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有严重的不良影响;表达量下调的蛋白与谷氨酸转运蛋白相关,谷氨酸转运蛋白可参与神经递质的清除,也可能参与突触传导的调节。与对照组相比,PM2.5染毒组新增168种蛋白质,其中部分与神经元发育和自噬相关,部分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上升相关联(P < 0.001);且PM2.5染毒组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均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暴露于PM2.5可使大鼠脑部部分蛋白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差异蛋白可能通过导致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含量的上升,诱发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以及神经元细胞的损伤,从而最终导致神经毒性。
关键词
PM2.5,蛋白质组学,神经毒性,差异蛋白,自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