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镁微弧氧化载缓释黄连素仿生骨制备及性能
编号:7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0-12-09 15:19:14 浏览:62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0)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纯镁用于骨缺损方面还存在着骨再生速度慢、降解速度快的问题。在纯镁表面依据骨的结构进行激光打孔,形成多孔骨结构,更适合骨组织在材料表面和内部生长,将药物控释系统引入其中,实现加速骨生长和防治感染的双重作用。材料与方法 在多孔镁表面经超声微弧氧化(UMAO),以PLGA为偶联剂,负载黄连素缓释药,制备复合生物涂层。以UMAO为对照组,载不同浓度的缓释药为实验组,利用SEM、XRD、自动划痕仪、摩擦磨损仪、电化学仪、接触角测量仪等手段,探讨其载入浓度对膜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电化学腐蚀性能及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绘制体内外药物释放曲线。结果与讨论 随着黄连素的浓度增加,涂层表面的孔洞减少且孔径越小,当黄连素处理浓度为3.0 g/L时,能较好地封闭腐蚀通道。复合膜层的结合强度增大,摩擦系数从0.8 降低到0.3。加入不同量黄连素的涂层,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比UMAO至少低一个数量级,黄连素含量为 3.0 g/L 时,UMAO/PLGA/BR 涂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3.14×10−8 A/cm2 ),耐蚀性最好。涂层的接触角由20.63±0.56°增大至70.46 ± 0.89°,限制腐蚀介质的进入,提高涂层耐蚀性。经过 Hank’s 溶液体外浸泡3天,有新物质-类骨磷灰石生成。高效液相结果表明,复合涂层在体内外释放长达28天,能在体内长时间发挥药效。结论 所设计的缓释复合膜层通过模拟自然骨再生修复过程,释放骨再生过程中的药物,能够在植入体内有效促进骨再生修复,在药物控释及组织工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孔镁;超声微弧氧化;黄连素; PLGA,生物活性
报告人
立婷牟
佳木斯大学

李慕勤
佳木斯大学

稿件作者
牟立婷 佳木斯大学
李慕勤 佳木斯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13日

    2020

    11月16日

    2020

  • 10月31日 2020

    提前注册日期

  • 11月05日 2020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16日 2020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