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孔径尺寸对含油多孔聚酰亚胺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编号:10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0-12-09 13:04:43 浏览:114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0年11月15日 11:25(0)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G] 分会场六:摩擦学表面工程论坛A [L1A] 摩擦学表面工程论坛-1-11月15日上午

暂无文件

摘要
       含油多孔聚酰亚胺(PPI)材料的摩擦性能与其表面孔径尺寸显著相关。为了使隐含在材料内部的润滑油在摩擦过程中更容易溢出,采用激光扫描法增大了PPI材料表面的孔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表明,PPI材料的化学结构在激光扫描前后几乎没有变化。通过SEM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发现随着激光功率和扫描次数的增加,PPI表面孔径尺寸明显增大。试样的干摩擦因数和含油后摩擦因数均随着孔径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在干摩擦条件下,增大孔径导致粗糙度的增加是摩擦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摩擦表面的损伤机理表现为塑性变形,并且随着孔径尺寸的增加,摩擦产生的塑性变形会明显增加,因此摩擦系数增大。表面孔径增大后的含油试样在摩擦过程中,润滑油更容易溢出到摩擦表面,摩擦系数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稳定状态。由于PPI材料的孔是相互连通的,这种开放式的编织支架对流体的约束不足以提供足够的负载支撑,当润滑油受到对磨球的挤压会回到PPI材料内部。表面孔径尺寸的增大减小了滑动期间产生的流体动力压力的,从而使得含油样品的摩擦系数增大。
       为了减小PPI材料表面孔径尺寸,使用筛网过滤获得较细的PI粉,铺设在模具型腔上层后经过冷压定容烧结制得试样。通过观察表面形貌,发现试样表面上的孔径尺寸随着筛网目数的增大而减小。进一步减小表面孔径尺寸对试样的干摩擦系数影响不大,塑性变形仍然是主要的损伤机制,但是随着表面孔径尺寸的减小,摩擦表面形成的塑性变形有轻微减少。表面孔径缩小后的含油试样在摩擦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流体动力压力随着表面孔径尺寸的减小而增加。然而,当表面孔径尺寸减小到一定值时,PPI材料内部的润滑油难以溢出,因此含油的PPI材料的摩擦系数先下降,然后由于从孔中溢出的润滑油减少而上升。
       根据这项研究,表面孔径大小对于PPI材料的摩擦性能非常重要。增大表面孔径使润滑油更易于从PPI材料内部溢出,但会导致PPI材料对润滑油的承载能力降低,从而增加了摩擦磨损。减小表面孔径可以增加PPI对润滑油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少摩擦,当孔径过小时也会导致润滑油难以溢出表面。
备注:口头报告
报告人:李锦棒,18758328822,lijinbang@nbu.edu.cn
 
关键词
多孔聚酰亚胺;孔径大小;激光扫描;含油摩擦
报告人
李锦棒
宁波大学

稿件作者
李锦棒 宁波大学
叶锦宗 宁波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13日

    2020

    11月16日

    2020

  • 10月31日 2020

    提前注册日期

  • 11月05日 2020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16日 2020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